
歐盟數字身份錢包是歐盟的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目前仍有點低調,但值得關注,因為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取得重大成就。
目標是為公民建立一個通用的數字身份系統。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歐洲人將能夠下載並使用免費的歐盟數字身份錢包,以訪問各種公共和私人服務,依靠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中存儲的身份驗證和其他憑據進行身份驗證。
在最近採納關鍵法律框架之後,歐盟各國預計將於2026年底發行第一批歐盟數字身份錢包。與當前的國家電子身份 (e-ID) 方案不同,未來的泛歐洲錢包將獲得所有成員國的承認。
因此,雖然不會有一個單一的通用歐洲錢包應用程序供所有人使用,但目標是建立一個不同的錢包應用程序將在歐洲任何地方發揮作用,符合該區的數字單一市場任務。
一個明顯的建立歐盟數字身份錢包的動機是便利。
歐洲人將能夠向其智能手機或設備下載錢包應用程序,並可在需要驗證身份或證明年齡等事情時存儲並選擇性分享關鍵憑據。這個錢包將適用於在線和現實中的身份檢查。它還旨在成為官方文件的數字存儲庫,例如駕照、醫療處方、教育資格、護照等。它還將支持電子簽名功能。
因此,少一些管理不同文件或者記住銀行卡放在哪的麻煩,是一般的想法。
但還有其他更具策略性的激勵因素。該集團已經意識到在我們快速加快的人工智能時代中數據的價值。設定政策以消除摩擦並促進信息流動——至少在讓公民分享個人數據用於註冊新服務或進行交易時,是政治策略部署。
有趣的是,歐盟主席茵文·德·赖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在 2020 年 9 月的年度聯合咨文中宣布該計劃時選擇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式來看待錢包的機會,指出公民不斷被要求分享數據以訪問在線服務時候存在越來越多的隱私風險。這是因為核心特徵是支持選擇性數據共享。因此,除了歐盟保證對公民使用錢包的使用是自願的外,對用戶的主要推廣是它是“保護隱私的”,因為他們可以保持控制:選擇與誰分享哪些數據。
這種保護隱私的方式也可能有助於歐盟實現更精細的數字管理機會。正如上面所述,這可讓公民分享他們的驗證年齡,而不分享身份,使錢包應用程序用戶匿名登錄年齡限制服務。歐盟希望這些錢包支持 DSA 下的更寬泛的治理目標,這看起來將為要求使用具有可能不適合兒童的內容的服務的硬年齡驗證要求打開大門——即使適當的“保護隱私”的技術存在。
歐盟討論的錢包的其他用例包括一個公民可以在與潛在房東分享與其出租歷史相關的一堆驗證信息時,而不必確認其身份,除非他們簽署合同。或者擁有多個帳戶在歐盟各地的人可以用它簡化交易授權。
在線服務將被要求接受泛歐盟憑證。因此,它也被認為是現有商業數字身份項目(如蘋果和 Google 提供的“登錄”憑證)的歐洲替代品。
在這裡,集團的立法者似乎正在回應對平台巨頭在其擁有和運營的主要數字基礎設施上獲得多少權力的擔憂。
歐盟數字身份錢包提議是在冠狀病毒大流行中被委員會採納的,那時每個人都在考慮可以顯示個人 COVID-19 疫苗接種狀況的應用程序。但公共衛生危機也顯示了立法者和控制主流移動技術基礎設施的商業巨頭之間存在的一種不平等權力動態。 (蘋果和谷歌實際上制定了有關如何交換 COVID-19 暴露通知數據的規則,其技術選擇在幾個情況下覆蓋了政府的直接陳述偏好。)
除了戰略數字主權考慮之外,通用 e-ID 錢包概念與歐洲推動提高數字化作為拉動更好經濟運勢的飛輪息息相關。假設系統執行良好且可靠,錢包本身使用友好並且易於使用,通用歐盟身份證可能通過增加線上服務的效率和使用率提高生產力。
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如果”;提供歐盟通用 ID 系統的技術挑戰很大。
安全和隱私顯然是謎題的基本部分。前者對於任何身份和驗證系統都是必不可少的。後者包括集團對需要說服公民採用錢包的公民所提出的主要提議,否則整個項目就會成為一項昂貴的無用工程。
不良執行是一個明顯的風險。脆弱的國家 e-ID 方案的低使用率顯示了可能出錯的事情。錢包應用程序將需要在計劃的使用情況下流暢且易於使用,以及具有堅固的安全和隱私——這需要整個生態系統的參與——否則用戶將不會參與其中。
請記住,數字身份的競爭來自已經存在的主流平台產品,比如“使用 Google 登錄”。令人遺憾的是,便利性和易用性在線領域仍然經常勝過隱私問題。
隱私也可能產生採用障礙。提出建立一個通用 ID 基礎設施的歐盟後,一些評論家表達了一些擔憂,其中一些評論家引用了功能滲透向中國風格的社會控制的風險。因此,建立一個可靠的技術架構,既能保護又能防火牆公民數據將至關重要。
歐盟數字身份錢包系統的啟動已經涉及多年的前期工作,但還有許多測試、標準設定和實施工作要做。
迄今為止,歐盟已為可互操作的歐盟錢包(即在今年 5 月生效的數字身份《條例》)制定了法律框架。正在進行安全技術架構、共同標準和規範的開發工作,但已經建立了一個共同的歐盟工具箱。委員會還在 GitHub 上發布了一個架構參考。代碼正在進行開源,歐盟打算基於共同標準建立生態系統基礎設施以推動信任和採納。
這個集團還與行業和公共部門利益相關者合作進行大規模試點試驗以測試所提議的技術規範。
未來幾年需要鋪平更多道路,其中包括通過一系列實施法案確認關鍵技術細節。許多事情仍然可能出錯。但歐盟已為自己提供了相當充裕的時間來做好這一點。因此,雖然預計在未來幾年將推出第一批錢包,但集團不希望其約 4.5 億公民在 2030 年之前就能普遍獲得系統訪問權。
歐洲希望在數字身份上走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