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工業界逐漸採用更多機器人來自動化各種繁重工作。 根據IFR的數據,2023年全球新增了超過54萬台工業機器人,使得總共投入使用的工業機器人超過400萬台。
工業機器人通常擅長處理重複性任務,但在執行精確任務、處理脆弱材料和應對變化條件上表現困難——例如,餐廳廚房中的機器人更多時會造成阻礙而非有助。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工業流程仍然需要手動操作的原因。
韓國初創公司RLWRLD旨在通過專門為機器人建立的基礎人工智能模型來解決這個問題,該公司結合了大型語言模型和傳統機器人軟件。 公司表示,這個模型將使機器人能夠快速靈活地移動並執行一定程度的“邏輯推理”。
RLWRLD的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柳正熙在接受TechCrunch的獨家採訪時表示:“使用RLWRLD的基礎模型,需要大量人工工作的過程可以通過學習和模仿人類專業知識而完全自動化,使工作環境更加高效。”
這家初創公司現在以2.1億韓元(約1480萬美元)的種子融資來退出隱藏階段。 這輪融資由風險投資公司Hashed領投,Mirae Asset Venture Investment和Global Brain也參投。
值得一提的是,RLWRLD吸引了一長串大型戰略投資者,包括來自日本的Ana Group、PKSHA、三井化學、島津和KDDI;來自韓國的LG Electronics和SK Telecom;以及來自印度的Amber Manufacturing。
RLWRLD表示,這筆種子融資將用於與其戰略投資者進行概念驗證項目;確保計算基礎設施,如GPU、購買機器人和收集廣泛數據的設備;並聘用頂尖的研究人才。該初創公司還將使用新資金開發涉及五指的高級手部動作——柳正熙表示,這是競爭對手如特斯拉、Figure AI和1X尚未展示的能力。

柳正熙表示,RLWRLD也正在與其戰略投資者合作,探索使用其人工智能模型自動化不同的以人為中心的工作流程的方法。他們正在一起籌備一個基於人形機器人的自主行動演示,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舉行。此外,該公司還在努力開發一個可以支持各種機器人的平台,包括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
成立於2024年的RLWRLD是柳正熙的第三家初創公司。他的第二家初創公司Olaworks於2012年被英特爾收購,最終成為英特爾韓國的電腦視覺部門。2015年,他創立了一家專注於深科技公司的初創加速器Future Play。
當被問及是什麼激發他再次創辦新公司時,柳正熙表示,他注意到美國、歐洲和中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數量迅速增加,而韓國和日本類似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相對較少。
他與韓國和日本的30多位人工智能教授討論了他們所面臨的挑戰——從缺乏數據和GPU等基礎設施,到阻礙他們創業的障礙和可利用的機會。
“我確定,將機器人基礎模型(RFM)置於LLM的技術飽和領域之上,在製造業這兩個國家明顯的全球優勢上,將具有戰略利益,”他說。
此後不久,他邀請了來自韓國頂尖學府,包括KAIST、SNU和POSTECH的6位教授以及他們的研究團隊加入RLWRLD。
RLWRLD並非獨自解決這個問題。像Skild AI和Physical Intelligence這樣的初創公司正在為機器人建立類似的基礎模型,大公司如特斯拉、Google DeepMind和Nvidia也在這方面進行工作。
但柳正熙認為,他的初創公司有良好的開始,因為它已經擁有開發機器人基礎模型和具有高自由度(DoF)的人形機器人所需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專家。
“此外,[這些公司]通常依賴於低DoF機器人,如雙指夾持器。 RLWRLD已經確保獲得了高DoF參考機器人,因此預期將有出色的性能表現,”他說。
柳正熙還表示,由於其戰略投資者的支持,RLWRLD可以迅速從附近的製造現場收集寶貴的數據。 2024年的一份報告顯示,日本和韓國共佔全球製造業生產的9.2%。
RLWRLD的長期目標是為工廠、物流中心和零售商提供服務,甚至為家庭環境中用於幫助家務的機器人提供支持。 同時,首要目標是瞄準工業部門,因為他們愿意支付最高並對自動化需求強烈。
該初創公司目前有13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