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工作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当你是美国的非移民。你不仅需要凭简历的优点竞争,还需要查阅数百个职位帖子,以找出少数提供工作签证赞助的公司。如果你失业,你只有60天的时间找到另一份工作,否则就必须离开美国。
随机选拔技术外国人在美国工作的H-1B计划抽签通常很难中签。根据官方数据,2025财政年度,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收到了近50万份申请。约12万人被选中进入“注册”阶段,但最终只有85,000人,即18%,的申请人会获得签证。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初创公司Jobright.ai希望为美国的外国工作者简化求职流程。作为一名移民,公司联合创始人Eric Cheng首先亲身经历外国工作者的困境,因此将“H1-B筛选器”内置到Jobright中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他告诉TechCrunch。这一功能基于过去提供H1-B签证赞助的公司的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数据,立即受到来自印度和中国的求职者的欢迎。
“这个群体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曾担任Box早期工程师的Cheng表示。到目前为止,约有30%的Jobright用户是外国工作者。多亏了其H-1B筛选器,自四月份推出以来,Jobright已积累了5万名注册用户,而没有在营销上花钱。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当他在出售内容协作SaaS公司后在中国旅行时,Cheng构想了一个求职平台的想法。在数月的行程中,他大多数是拜访欠发达的城市,那里遇到了数十名在全球经济放缓中努力找工作的年轻人。Cheng最终帮助了其中10人获得工作,只是询问他们的技能,并提出职业选择。
“他们很有才华,但对就业市场的了解相当有限。他们只是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工作,以及他们可能做什么,”Cheng说。“如果他们都有一个深谙他们的经验并能推荐超出他们知识范围的工作的老练猎头会怎么样? ChatGPT的出现赋予了我构建这样一个工具的能力。”

利用大型语言模型,Jobright创建了一个人工智能代理,充当了针对个人求职者的猎头。该人工智能解释候选人的经验,并推荐他们可能不会考虑的工作。根据与候选人的兼容性评分职位的功能,每天有60%的Jobright用户使用。它还帮助用户搜索可能会给他们提供工作推荐的LinkedIn联系人,通过识别他们的校友或前同事。
尽管在拥挤的AI驱动的求职市场竞争中,Jobright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个细分市场。虽然它与像育种(Simplify)这样的更成熟的参与者分享了一些功能-例如使用人工智能来撰写简历和填写申请-但其目标用户是不同的。
“我们大部分的用户是具有至少几年工作经验的中级到高级专业人士,”Cheng说。“他们的挑战不是申请更多工作,而是寻找与他们职业阶段和专业优势相一致的个性化求职策略和机会。”相反,创始人观察到,Simplify在寻找实习生和初入工作市场的学生中很受欢迎。
“是的,有LinkedIn和其他求职平台,但用户仍需花费大量时间自己搜索。信息的不对等性非常巨大,”他补充说。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LinkedIn可能开发类似的人工智能功能以取代Jobright时,Cheng表示,该巨头基本上是一个社交网络,而Jobright是设计成“AI原生”的。
“LinkedIn全面采用人工智能的成本很高,因为它将不得不推翻其核心基于点击而非准确性驱动的广告业务模式。我们不仅仅是一个人工智能外包商。人工智能定义了我们产品的所有方面,无论是数据、推荐还是用户体验。”
Jobright此前曾融资450万美元,由赞成投资领投,紧随其后的是UpHonest Ventures和Source Code Capital。未来,这家初创公司计划将其用户群扩展到美国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