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公司、數據中心開發商和電力公司一直在為美國電力需求可能失控而感到恐慌,這是由於人工智能快速增長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所有這些擔憂中,本週發表的一篇新論文表明,如果數據中心運營商和其他大功率用戶稍微減少用電量,情況可能並不那麼嚴重。
通過將從電網中抽取的電力限制在最大值的90%,每次持續幾個小時 – 每年總共約一天 – 新用戶可以在美國釋放出76吉瓦的容量。據高盛集團表示,這比全球所有數據中心的用電總量還多。這個數字約占美國峰值需求的10%。
如果數據中心進一步減少用電量,他們可以逐步釋放更多容量。
這樣的計劃並不是全新的。
數十年來,公用事業公司一直鼓勵像購物中心、大學和工廠這樣的大電力用戶在需求高峰時減少用電,例如在炎熱的夏天。這些用戶可能會關掉空調或關閉高耗能的機器幾個小時,作為回報,公用事業公司會在他們的賬單上發放信用額。
數據中心主要采取袖手旁觀的態度,而是選擇為客戶保持高運行時間和性能水平。該研究指出,數據中心可能是理想的需求響應參與者,因為他們有潛力具有彈性。
研究指出,數據中心有幾種方式可以減少能源消耗。其中一種是時間彈性,即將計算任務移至需求較低的時間。例如,可以輕鬆地重新安排人工智能模型訓練以適應短暫的減少用電。
另一種是空間彈性,公司將他們的計算任務轉移到其他沒有高需求的地區。即使對於數據中心,運營商也可以整合負載並關閉部分伺服器。
如果任務是必不可少且不能延遲或轉移的,數據中心運營商始終可以轉向替代電源來彌補任何減少用電。由於即使是小型安裝也可以幾乎瞬間提供數小時的電力,因此電池非常適合這一目的。
一些公司已經參與了這些的特殊版本。
Google使用其最初開發的碳意識計算平台來實現需求響應。Enel X已經與數據中心合作,利用其不斷電電源(UPS)中的電池來穩定電網。 PG&E正在提供將數據中心快速連接到電網的服務,如果運營商同意參與需求響應計劃。
這些調整不會完全消除對新電源的需求。但它們可能會使可能的災難情況轉變為更容易解決的情形 – 即所有新人工智能伺服器中有一半處於低電力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