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放缓,因消費需求疲弱拖累增长

香港(美联社)—中国政府周一报告,中国经济在上一季度年增长率为4.7%,低于预期,同时强调工厂产出、收入和投资方面出现改善迹象。

这一增长明显低于今年第一季度5.3%的年增长率。

国家统计局表示,今年的进展在新冠疫情期间经济急剧放缓后“来之不易”。

“自今年年初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疲弱,通货膨胀持续,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国内需求不足,企业运营压力很大,一些重要领域风险和隐患较多,”它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它说。

经济学家表示,消费需求不足和政府支出减少拖累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增长。

统计局称,中国经济上半年以约5%的速度增长,与政府制定的约5%的增长目标相符。

按季度报告增长的方式,许多国家报告他们的增长,经济增长了0.7%。

这一更新发生在执政党领导人员召开一次十年一度的闭门会议,以制定经济政策,预计这次会议将侧重于在贸易和技术紧张局势下实现自给自足战略。

中共中央委员会的这次为期四天的全会是2022年开始的五年任期的第三次全会。今年的会议原计划去年举行,但推迟了。

从这次闭门会议产生的政策可能会在结束几天后出台。

党的全会通常关注长期问题,但企业主和投资者正在关注是否会出台应对持续下滑的房地产市场和持续低迷抑制了中国后新冠疫情复苏的任何即时措施。

最近的一些亮点表明增长已经稳定。

周五,政府报告6月份出口高于预期,进一步提振了中国的贸易顺差。

出口同比增长8.6%,而进口下降2.3%。 贸易顺差扩大至990亿美元,高于5月的826亿美元。

统计局表示,6月份工厂产出增长了5.3%。

零售销售,一个衡量消费需求的指标,1月至5月增长了4.1%,而未经通货膨胀调整的名义可支配收入增长了5.4%。

但IG的叶俊荣指出,这一零售销售水平远低于预期。

“零售销售可能是最大的失望,其显着的表现不佳加剧了消费支出的疲软状态,与最近低迷的价格数据和进口数据相一致,”他在一份报告中说。

扩大消费需求被视为支持持续强劲增长的关键,但由于公司在疫情期间和之后裁员,导致许多中国家庭收紧了荷包,这一点被证明是困难的。

尽管今年年初表现强劲,但因为房地产市场继续拖累经济,对解决问题的政策仍然谨慎且效果不佳,牛津经济学的路易斯·卢在一篇评论中表示。

“停滞的家庭信贷增长、消费者信心和个人储蓄率暗示着真正复苏迹象尚未出现,”她说。

尽管最近几个月出口大幅增长,但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电动车进口关税的提高将增加中国制造商面临的障碍,这些制造商被鼓励在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的时候加快投资和生产。